7月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确定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的通知》,内蒙古冶金技师学院(包头钢铁职业技术院)入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4.0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全国只批准了6家基地,内蒙古冶金技师学院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入选的基地,展示了内蒙古冶金技师学院的不凡实力。现在学院集训模式正式开启,积极组织筹备,努力为选手打造一个集提高知识储备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一体化实训平台,为参加世赛的内蒙古选手能够取得好成绩助力,托起技术人才的希望。
深植大型国企沃土 服务企业回馈社会
内蒙古冶金技师学院始建于1956年,前身是包钢技校,由国家大型钢铁企业包钢出资兴办管理,2007年与加拿大pc入口官方网站合并,实行一所院校两块牌子。2019年5月,学院成功获批内蒙古冶金技师学院,成为包头市首家技师学院,也是内蒙古唯一一所具有企业化办学性质的政府公办职业高等院校。
依托大型国有企业包钢这块沃土,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先进的办学经验。伴随着企业设备的更新换代、企业的转型升级,教学团队及时了解掌握前沿教学信息,转变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更新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在探索中不断提升。深耕60多年,学院现已成为服务包钢、面向社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具有钢铁稀土鲜明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每年为企业输送大量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发挥实践教学优势 培训实力步步登高
学院现有教职工371人,教授、副教授以上教师102人,讲师97人,其他类高级、副高级职称教师52人,多数教师来自包钢生产一线,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学院与包钢集团公司共同认定、聘任企业培训名师563人。学院有多名教师担任国家和自治区相关学术委员会理事、委员等职务,自治区职业培训评审项目专家组成员。
学院充分发挥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优势,年承担社会在职培训一万人次以上。学院于2012年被国家人社部评为自治区首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013年被人社部评为自治区首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2014年荣获钢铁行业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培训工作机构;2016年被评为钢铁行业专业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同年被评为内蒙草原英才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7年建设包头市政府与西门子合作项目——中国西门子(包头)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2019年被评为智能制造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20年建设ABB(包头)工业机器人公共实训中心,同年学院入选世界技能大赛暨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精培计划工业控制项目集训基地。学院电工、焊接、数控专业是自治区技工院校品牌专业,2019年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被评为自治区就业技能特色培训项目。借助国家建设资金,2021年学院计划筹建产教融合智能制造大楼,届时,学院的教学和实训能力将迈上新台阶。
打造尖端实训平台 前景广阔意义深远
学院与西门子(中国)分公司合作,建设了“包头市西门子(中国)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引入大量先进工业自动控制设备,为承办比赛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和装备支持。学院建有自治区级唯一工业控制方向技能大师工作室,团队成员15人,由来自内蒙古特大型企业包钢、一机、二机及铝厂的工程技术专家、技能领军人才,以及具有丰富比赛执裁经验教练和在国家一类、二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岗位能手组成。该团队曾为备战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选手进行强化训练与指导,具有较丰富的实训经验。从2016年起,学院承办过3期约200多人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工业4.0技术高级研修班,是自治区第一家大规模开展工业4.0技术培训的院校。学院无论在硬件装备还是团队建设以及师资能力经验方面,都已具备了备战世赛的实力。
包头市是一个重工业城市,坐拥包钢、一机、二机、铝厂等自治区特大企业,西门子自动化设备在各大企业占有率较大,这些老基地的智能制造改造升级任务繁重,智能制造类技能人才、尤其高端人才严重不足。世赛“工业4.0”项目培训基地建设,不仅为世赛选手的选拔、培训搭建了尖端实训平台,日后还可为包头市各大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提供支持,从而加速地区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