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底,为适应职业化‘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现有实践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完善金属材料实验室,建设炼铁模拟实训室(烧结、炼铁)、炼钢模拟实训室(铁水预处理、转炉炼钢、连铸)、轧钢模拟实训室、冶金工业生产流程模型系统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成集教学实训、科研开发、生产与技术服务、企业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5大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基本完工。
实训基地实行开放式管理,与社会行业企业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开展多层次企业培训、炼铁、炼钢、轧钢职业资格鉴定和技术服务;建立全新的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建立‘理实一体’专业教室,‘理实一体’专业教室建成后主要满足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学条件的配备围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而实施。通过营造与职业工作相一致的职业情境,完成源于职业工作任务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掌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工作过程知识。趋向于真实职业情境的学习环境便于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掌握。主要包括炼铁仿真实训室,炼钢仿真实训室,轧钢仿真实训室。
在今后的校内实训中,校内实训基地在功能上集“教学实训、技术服务、科研生产”于一体,最大限度满足学生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真实环境的专业技能训练,校内实训基地包括金相检测、冶金性能检测实验室。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利用校内设备资源,对外开展技术服务工作,构建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环境。(冶化系)